杨凤秀今年64岁,1982年,25岁的她走出了七号村,辗转全国各地做纺织生意,大半辈子四处奔波,生意也做的小有成就。虽然和老公定居北京,但每年她都会抽时间回七号村过几天,而每一次回娘家,她都会先去看望一下村里的老人。
96岁的五保户梁长清,虽然耳朵聋得厉害,头脑也不太清楚,但看见一年未见的杨凤秀,他就像和见自己的闺女回家了一样高兴。
▏胡场七号村五保户梁长清堂孙 梁开兵:杨凤秀对我的爷爷特别好,从2014年回来以后,每年都是给老人家送油,送米,送衣服,最后还要吃一餐饭,老人们特别喜欢,都说她像自己的姑娘一样。
这餐饭就是七号村家喻户晓的重阳宴,从2014年开始,杨凤秀每年的重阳节都会回到七号村,接村里近200位老人齐聚一堂,吃“敬老宴”看花鼓戏。
▏杨凤秀:大概2014年,我回娘家探亲,我转了一圈,看到有好多空巢老人,我觉得他们很孤单,我也是吃这里粮,喝这里水长大的,做晚辈的应该尽到我的一点心意,就想起来在重阳节把他们接到一起吃顿饭,让他们交流一下心情,给他们搭建这个平台,让他们每年都来开开心心的过好他们自己的节日。
彭进堂老两口都80多了,子女们都在广州工作,一年上头回不了几次。平时老两口都喜欢坐在门前,望着路口静静地发呆。看见上门来看望的杨凤秀,两个老人脸上笑开了花。
▏李汪香(86岁)婆婆:我们现在不愁吃不愁喝,只愁热闹,杨凤秀把我们心情(搞的)好得很,有吃有喝,给我们陪伴。
▏彭进堂(85岁)爹爹:还给一桶油给我们老人家。
就这样,杨凤秀一路走,一路看望,一路都是村里老人们的喜悦笑脸。
▏胡场七号村村民 彭显法(71岁):你看,去年我们吃饭,这是我发了抖音的。我的儿子媳妇啊,孩子们都看到了的。其实(从)我们村里(出去的)有钱的人多的很,但是没有她这样有爱心,因为她这是做一种无私的奉献,不管我的钱多少,力所能及,对七号村的老人能奉献多少,就奉献多少。
看望完老人们,杨凤秀来到七号村村部,和村干部们商量如何办好今年的重阳宴。
▏胡场七号村支部书记 张忠厚:我们七号村的青壮年(基本)都在外面工作,留在家里的都是70岁以上的老人。这些老人除了过年,最盼望的就是重阳节,杨凤秀搞的吃(宴会),都把他们安排的高高兴兴。这七八年来,确实不简单。
除了计划筹备今年的重阳宴,杨凤秀还有另外一个目的。
▏胡场七号村支部书记 张忠厚:她知道我们这里要建幸福食堂,她回来之后,和我们村委会协商,要出人,出力,给老人们造福。
村里空巢老人多,岁数大,日常开火做饭是个很大的问题,这多年来,杨凤秀早就看在眼里,但苦于事业在外地,脱不开身,只能在重阳节为老人们献上一份爱心。近几年,杨凤秀两口子慢慢将生意移交给了孩子们,时间上可以自由支配。听说村里要办幸福食堂,杨凤秀一下来了神,她和老伴商量,决定长住七号村,为村里的幸福食堂发挥余热。
▏杨凤秀丈夫 凌宝田(70岁):前些年回到家乡以后,给家乡的父老兄弟做这个善事,这些我都很同意,也很支持,因为本身我们教育孩子也都(告诉)让孩子多做善事,尊重老人,我们下一步的规划也是这样,好事继续做。我和老杨继续在这个七号村要长住了,继续支持她对村里的老人做善事,让村里的老人生活幸福一些。
有了丈夫的支持,杨凤秀底气十足,她花了六万多元开了一块荒田,挖了一口鱼池,她说,要让村里的老人们每天都能吃到无公害的蔬菜和最新鲜的活鱼,让老人们健康快乐的颐养天年。
▏杨凤秀:不仅是让七号村的老人每年只过一次快乐的重阳节,而是让七号村的老人365天,天天像过重阳节那样的快乐,这就是我的梦想。